A- A+

《金融》人民幣高收債規模,暴增2倍

時報新聞   2017/02/25 11:29

【時報-台北電】過去一年來,在大陸打壓房市、打消呆帳、打消汙染等政策下,不但導致境內人民幣不斷外流,就連台灣人手上的人民幣資產,也因為受不了連續的匯差與利差損,而紛紛轉進高收益債券基金!根據統計,光是過去一年來,境內人民幣計價的高收益債基金規模就成長了2.07倍!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的數據,人民幣計價的境內基金總規模已達新台幣542.63億;過去一年來整體規模僅增加12.68億,增幅為2%;但人民幣計價的高收益債,規模卻從去年1月的26.58億大幅增加到今年1月的81.66億,成長幅度高達207%,是人民幣基金整體規模擴張速度的10倍。

 瀚亞投資表示,2016全年離岸人民幣兌美元貶值達7.09%,若從2014年12月起算,近兩年來人民幣兌美元已貶值超過12%,無論是面上人民幣定存利率有多麼優惠,都不敵這樣明顯的匯差損;因此,殖利率在8%以上的人民幣高收益債基金,才會成為這些人民幣投資客的新歡。

 投信法人指出,同樣也是人民幣計價、訴求高殖利率的中國高收益債、亞洲高收益債與新興高收益債等非全球型的高收益債基金,過去一年的規模反而縮水42億;相較於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新增的55億,可見對人民幣資產的投資人來說,全球型的高收益債券基金,會比其他種類的高收益債基金更能收到抗波動的功效。

 由於全球匯率與利率波動的明顯增加,再加上Fed升息進程啟動,迫使投資人開始對外幣進行資產活化;高收益債比類公債資產與投資等級債更能對抗利率風險,適合手上有外幣資產的投資人進行配置。

 群益中國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李運婷表示,人行貨幣政策轉向意在抑制金融機構套利與信貸過快增長,由於上半年經濟持穩可能性相對高,金融去槓桿壓力仍將主要壓抑債市,信用利差有待走揚。不過整體而言,領先指標包括房地產銷售見頂,人行抑制信貸增速過快,宏觀經濟下半年下行壓力仍在,下半年貨幣政策轉向的可能性仍在。

 境外高收益市場主要支撐仍在於高收益市場流動性轉佳的結構性改變,中國的美元資產配置需求旺盛,有利於增強中資企業發債意願,市場規模可望穩定增長。(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