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中國經濟熱過頭,降溫措施伺機而動

總經評論   2006/07/24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今年第2季經濟成長率攀升至11.3%,較第1季上修的10.3%還高出一個百分點,顯然中國經濟已呈現高燒不退的局面,並遠超過政府努力控制在8%以內的成長目標。而為抑制過熱的經濟景氣,未來中國可能採取更強烈的宏觀調控措施,否則一旦情勢失控,對經濟的衝擊將更為深遠。

經濟成長率大幅攀升

中國自改革開放後,經濟即呈現快速成長,但往往伴隨著通貨膨脹的肆虐,因此,在高成長之後,必然迫使政府採行宏觀調控措施,以抑制過熱的經濟景氣。而在最近幾次的宏觀調控措施之中,以1989年那一次的衝擊最大,導致1989年及1990年中國的經濟成長率降至4.1%及3.8%,造成中國經濟進行一次慘烈的「硬著陸」。而為挽救經濟衰退,人民銀行更放手讓人民幣貶值,兌美元的匯率由1988年的3.722元貶值至1993年的6月10.85元的低檔,即期望藉由外銷產業的活絡以帶動經濟成長。由於人民幣大幅貶值,大大吸引外資的目光,紛紛自東南亞等地撤資,轉戰中國市場,每年外資投資中國的金額更逐年攀升,並於1996年首度突破400億美元,因此,1992年至1995年中國經濟又恢復二位數的成長,但也導致東南亞各國於1997年爆發嚴重的金融風暴。

在1993年人民幣大貶之後,人民幣匯率即止跌回升,並於1997年以後採取盯住美元策略,維持在8.278:1的兌換比率。但美元匯率自2002年以後即日趨疲弱,使得人民幣兌其他國家的匯率更趨下滑,進而帶動出口貿易逐年攀升。中國出口貿易則由2000年的2,492億美元逐年攀升至去年的7,620億美元,並登上全球第三大出口國,其中,對美貿易順差高達2,016億美元,使得來自美國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呼聲與日俱增,因此,人民銀行也於去年7月21日讓人民幣升值2.1%,並改採一籃貨幣的匯率機制。但由於一年來人民幣累計升值的幅度僅約3.5%,對於抑制出口、改善對美貿易順差並沒有太大幫助,今年上半年中國貿易順差達4,286億美元,較去年成長25.2%,貿易順差則增加55%,因此,在外銷產業景氣熱絡及內需市場也出現成長下,第2季中國經濟成長率更創下11.3%的近年新高水準,而上半年經濟成長率則達10.9%,顯然經濟熱度超出市場預期。

宏觀調控抑制景氣過熱

隨著經濟景氣熱度持續增溫,對原油需求也持續增加,根據國際能源署(IEA)在石油市場報告中表示,中國今年原油需求量將攀升至每日700萬桶,較去年成長6.1%,為全球第二大消費國,僅次於美國,使得今年原油需求再創歷年新高,加以近來以色列攻打黎巴嫩,中東情勢轉趨緊張,導致西德州中級原油於7月中旬再創新高,每桶攀升至78.4美元,基本金屬材料價格也止跌走揚,使得通膨壓力有增無減,預期中國進一步採行宏觀調控措施已無可避免,近期內可能採取升息或放手讓人民幣升值的措施。另外,中國政府已將新宏觀調控對象瞄準金屬、紡織及汽車等投資成長較快的產業,嚴格控管土地開發與信貸放款,而8月1日起也將對鋼鐵的出口退稅稅率由11%降至5%,即期望能多管齊下,達到經濟「軟著陸」的目標。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