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國防MIT促進產業升級---三大重點帶來2500億商機

產業評析   2016/01/25

漢翔(2634)總經理徐延年曾經說過,沒有強國不發展自己的航太工業,無論是航太或者國防工業,在發展過程中累計的技術內涵,以及未來所產生的正向外溢,將能夠成為眾多產業發展的基礎,具有火車頭的領導效果。特別是,台灣過去就曾有國機(艦)國造的經驗,早擁有相關技術、人員的底子,如今在外部出口需求不佳,由國防內需推動除了有其可行性,更重要的是借機帶動產業升級,於全球競爭中找到下一個出路。

受到國際地位的影響,台灣國防產業向來都是政治談判的籌碼之一,使得國防武器對外依存度難以降低,即使本身原本已具備一定技術能量,在供給無法創造需求,需求又無法反饋至供給上,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也是目前在國防產業上發展遇到的瓶頸。然而,綜觀亞太主要強權國家,近年來無不傾全力支持國防發展,特別是在航太工業領域的部分。

中國、日本紛紛端出成果最是積極,近期中國更是傳出將整合國內航空發動機產業,最快本月宣布成立國家航空發動機集團,總資產預估高達1450億人民幣,同時韓國則是在國有企業積極投入,產值也已迎頭趕上並超越台灣。在西線無戰事的現況,國防產業近年來的確感受到政府的消極,也是促成以漢翔為首的航太供應鏈體系,從軍用跨入民用的最大推力。

觀察行政院過去幾年的國防預算消長,雖然歷年間金額差異不大,大約皆維持於3100億元上下,然而占預算比重卻是一路溜滑梯,2009年見到高點17.61%之後,持續下探至2016年已接近16%。確實兩岸關係不再緊繃,國防預算的比重下降有跡可循,不過換個角度思考,漢翔在民用業務的成績亮眼,憑藉著就是當初從軍用起家累計的能量而來。

當全球航太零組件供應鏈競爭日益加劇,透過國防自主研發的成果,進而增強台灣航太生產的實力,發展軍民共用、共享,即是蔡英文國防政策的核心宗旨。除了來自於提升競爭力的需求,另一部分即是國際政治翹翹板的平衡考量,尤其是,台灣多數先進武器皆是來自於國外進口,即使國防預算持續減少,2014年全球十大武器進口國家,台灣金額達21.6億美元,卻位居第五名,顯示對外依存度相當高。

因此,如何不再被特定國家掐住咽喉,採買價格有更多彈性空間,並能夠得到技術移轉,甚至是合作機會,透過國防在地化的研發製造,為達到目標的必經之路。對此,蔡英文針對台灣產業聚落分布特性,提出國防產業的三大重點方向,分別為航太工業、船艦工業及資安產業,預估2016-2020年間將可創造2500億元商機與8000個以上的工作機會。

其中,航太工業在國內產業鏈完整,將是方向與效益較為明確的部分,從漢翔前身的航發中心打造出的經國號戰機、AT-3教練機,早有國機國造的經驗。政策首步即瞄準高教機的汰換需求,國防部採購數量為66架,預算金額690億元,漢翔、韓國KAI T-50、義大利Alenia Aermacchi M-346為三家競標廠商,預計4月中旬將公告得標廠商,為能否落實政策的第一道關卡。

除了軍用高教機的商機,航太產業近年最大盛事則是新世代發動機Leap的量產,若根據主要搭載機型的時程,將從今年下半年開始逐步出貨,並從明年起正式量產,對於國內主攻發動機零組件包括漢翔在內的豐達科(3004)、晟田(4541)、寶一(8222)等,下半年營運可望優於上半年。當中,豐達科在經歷組織再造、生產調整,營運開始步上軌道。

特別是,豐達科除了受惠新發動機的需求,同時業務也與AM市場連結度高,波音與空巴皆預估飛行里程數持續成長下,AM業務成長力道將可維持,加上新客戶開始放量,營收從去年第四季已有增強訊號,單季營收4.43億元,季增18.7%,年增28.1%。同時第四季在產品結構變化不大,法人預估全年EPS上看四元。

且在航太景氣仍為正向,豐達科今年營運仍有成長動能,以目前本益比於10倍附近,在航太族群中評價具有提升空間。此外,船艦工業部分則針對1500噸級潛艦的原型艦研發,計畫在十年內下水成軍進入量產,評估將以有生產如龍江級、錦江級等軍艦經驗的台船(2208)為中心,並搭配其他三大造船廠完成軍艦自製藍圖。

在外部經貿競爭進入白熱化,藉由政策輔助從內部提升核心競爭力已經刻不容緩,精密機械生產原本就是台廠的強項,如何從中再昇華,找到下一個出口,將是永續發展的關鍵。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