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投資家日報》總監 / 孫慶龍

鴻海(2317)升級之路:從自動化到工業4.0

  2017/05/15 10:08

2009年7月鴻海(2317)集團旗下的富士康,一位年僅25歲的員工孫丹勇,因為遺失一款iphone接受公司調查,由於承受不了龐大壓力,最後選擇跳樓輕身,事件發生後,董事長郭台銘出面表示:「人家是個農村出來的孩子,家裡培養個大學生很不容易,集團要盡全力做好死者家屬的撫恤工作,」因此一方面從優給予36萬人民幣的撫恤金,另一方面則代替孫丹勇養育的責任,只要父母在世期間,每年都會給予3萬人民幣的生活津貼。

 

 

然而,從優撫卹的決定,不僅在網路流傳「一人跳全家保」的口語(2009年員工底薪約900人民幣),更埋下2010年富士康連續14起跳樓的導火線,讓旗下擁有120萬員工的郭台銘,當時遭受極大的輿論壓力,並指責公司是血汗工廠。

 

歷經此一事件,讓郭董做出兩項決定,一是帶頭在一年內將員工薪水從每月900元拉升到2000元,二則是起心動念開始推動「關燈工廠」,並在2011年時喊出要建立100萬個機器人大軍,達成取代7成人力的長期目標。

 

5年時間即將過去,鴻海透過自行研發Foxbot技術,生產一台要價3.5萬美金的機器人,整體而言,目前導入營運的總數已達4萬台,而開設的關燈工廠,區域遍布在重慶、成都、南寧、深圳、崑山、鄭州等地,合計有28座工廠可進行關燈作業。

 

 

 

郭台銘為何要如此積極推動「關燈工廠」?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為了因應日漸高漲的工資成本,二則是為了產業升級作準備,而這個產業升級的具體名稱,就是工業4.0。

 

 

工業4.0的概念,是管理大師赫曼西蒙(Hermann Simon)繼提出「隱形冠軍」之後,於2014年時再度倡導的產業思維,他認為透過物聯網、以及大數據等網路技術,不僅可創造人類史上第4次的工業革命(案編:前3次分別為蒸氣、電力與自動化),更可重新定義未來製造業的方向,並進入全面智慧化、效率化的終極生產目標。

 

換言之,推動自動化、建立機器人大軍其實只是一個手段與過程,目的是為了實現工業4.0。

 

 

@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孫慶龍的投資部落格》網址:sie.com.tw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