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投資家日報》總監 / 孫慶龍

人類史上最大產業商機:機器人產業

  2017/09/28 09:59

近日慶龍前往電視台附近的停車場停車時,無意間發現停車場的營業時間作了改變,從原本早上6點到晚上12點,調整到早上9點到晚上9點,順口問了一下工作人員為何作調整?他們解釋是為了因應「一例一休」,不過也抱怨原本一天可以有兩個人值班的工作(一個值早班,一個值晚班),現在被老闆調整成一天只剩一個班,至於其他沒有人員值班的時間,則採用「自動化」服務,開放車主自由進出並自行完成繳費。

 

 

2017-8-21 下午 01-48-33

 

 

換言之,一例一休新制上路,雖然立法的美意是為了降低勞工的工時以及提高加班費,但在經營者追求獲利的思維下,添購自動化的機器設備,來取代傳統的人力,反而成為催化劑,加快所有產業進行自動化的升級與推動。

 

 

 

隨著AI人工智慧的進步,以及網際網路的普及,機器人的全面取代,似乎已進入到加速成長的階段,這也讓慶龍想到,先前獨家專訪群創(3481)董事長段行建時,他便預告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自動化工程即將來臨,當時他還特定從日本請來ESPON ROBOT的董事長Toshio Kimura在旁解釋台灣與日本廠商在發展自動化的差異性。


 

 

 

「台灣的自動化與日本的自動化,在本質上是不太一樣,日本強調的是無人化生產,而台灣則是創造模組化的變化,就製造成本與時間壓力來看,台灣確實有它的競爭優勢,」Toshio Kimura進一步分析說,日本的強項是在精密機器與機構改造,而台灣專長則是電機光電的處理,日本選擇以機構去克服自動化的過程,而台灣廠商則是採用軟體來達到相同的目的,「方法不一樣,但成果是一樣的」Toshio Kimura說。

 

 

 

此外,負責鴻海(2317)集團內部推動自動化的王敏政總處長也舉例說來,在推動設備自動化的過程,台灣廠商由於會加入「人」的元素,因此不僅提高了自動化生產線的彈性,更在成本上降低不少,「我們有一條生產線在上海,如果採用日本完全無人的自動化,大概需要花費1億元新台幣,但透過台灣團隊所規劃的自動化,一條產線同樣節省了1百多人的人力,但成本只有千萬元而已,」王敏政自豪地表示。

 

 

 

換言之,台灣廠商在推動自動化時,核心的思維並不是「無人化」,而是用最少的人力達到「半自動化」效果,創造營收與成本的最佳平衡,而這股思維也支持目前有越來越多的廠商,願意投入「半自動化」設備的投資,來因應未來10年產業結構的大改變。

 

 

2017-8-21 下午 01-54-48

 

 

平心而論,一例一休雖然催化了「物價的上漲」以及「機器人的取代」,但前者對經濟的成長其實是有好處,後者也不單只是台灣獨自要面對的改變,而是全球趨勢都在朝向「AI人工智慧、自動化」來發展,當然反應在賺錢的契機上,聰明的投資人自然就不容忽視:機器人產業,未來成長的爆發性。而相關的內容,歡迎點選收看以上的影片分析。

 

 

 

本文From《投資家日報》2017年1/5

 

 

@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孫慶龍的投資部落格》網址:sie.com.tw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